宜馬快速通道竺山湖隧道全線貫通
歷時兩年多,宜馬快速通道竺山湖隧道建設迎來重大節點。11月14日約20時30分,經過10個小時多的連續奮戰,竺山湖隧道宜興段最后一塊約1200立方米的混凝土頂板澆筑完成。這標志著竺山湖隧道主體結構順利完工,實現全線貫通。
宜馬快速通道線路全長約16.7公里。作為全線控制性節點工程,竺山湖隧道下穿竺山湖,為雙向六車道,是目前國內在建的最長干線公路湖底隧道。建成后,將實現與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的快速轉換,預計從宜興到無錫市區的駕車時間將進一步縮短。2021年9月29日,竺山湖隧道宜興段正式開工建設以來,2000余名建設者凝心聚力、科學組織、攻堅克難,抗疫情、防汛期、戰高溫、抓質量、保安全,順利實現隧道圍堰合龍、首塊底板澆筑完成、隧道主體結構開始施工、首塊頂板澆筑完成、首次回水以及最后一塊底板澆筑完成等節點,最終實現全線貫通。
在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注重創新施工方式。為了搶抓工期,中鐵十六局將“四倉流水循環—移動島堰法”施工改為“多倉流水循環—移動島堰法”施工,為項目提前完成施工任務贏得了12個月的寶貴時間,也填補了國內水中圍堰超長基坑開挖施工的空白。同時,中鐵十六局項目科研團隊通過研發地下插打設備,使H型鋼可送至原地面下10米,解決了設備兩次進場問題,縮短了施工周期。此外,項目管理團隊積極推廣“四新”技術和先進科技,與河海大學合作研發了強力攪拌就地固化成套裝備和新型低碳固化劑,形成了就地固化成套工藝,解決了淤泥外棄的難題,最大限度降低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如何讓竺山湖隧道這條“長龍”滴水不漏,是項目施工中的重點和難點。為此,項目攻關團隊在材料上通過工藝降低水泥溫度、料倉環境溫度,并有效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避免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時出現裂縫。同時,項目部選用優質抗裂劑,水化熱低、氯離子含量低的盤固水泥,并摻入粉煤灰降低水化熱進而減少溫縮裂縫。另外,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實時監測混凝土溫度變化,以此控制混凝土養護周期以及結構物拆模時間。在澆筑完成后,對結構表面進行不得少于14天的覆蓋養護,確保隧道滴水不漏。
據市交通運輸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竺山湖隧道全線貫通后,將進入隧道內部機電、路面及附屬工程施工階段。該局將一如既往嚴格落實標準化施工和精細化管控,確保項目建設高效有序推進,力爭早日建成通車。
圖為11月14日的建設現場。